蓝藻,又称蓝细菌,是地球氧化环境的功臣。它在38亿年前就出现了,被认为是塑造当今世界的天使。它是一种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淡水、咸淡水、海水和陆生环境等各类生态系统中,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生物——可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还原成有机碳化合物,并释放出自由氧。它帮助地球建立了早期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为今日较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自由氧的大气圈创造了条件,形成了覆盖海洋和陆地的生物圈。另外,许多蓝藻种类还可食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我们常见的普通木耳念珠蓝藻(俗称地耳)、盘状螺旋蓝藻、最大螺旋蓝藻等。其中,盘状螺旋蓝藻具备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值等特点,是目前人们食用较多的保健品之一。
蓝藻提取物应用包括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特殊食品与保健食品、日化与化妆品、配方颗粒与API中的天然色素、天然甜味剂、功能性植物提取物、中药提取物以及植物精油等。
随着我国海藻加工产业的发展,海藻提取物产品种类将会变得丰富、品质将会得到提高,附加值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整个行业的市场空间将稳定增长,预计到年,我国海藻提取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亿元。
海洋藻类是海洋生物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海洋中无机物的天然富集者和有机物的最大生产者。藻类生长速度快、结构简单、适应能力强,其中还含有大量陆地生物所缺乏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工业开发及市场应用的价值。从行业发展的基本面来看,国内拥有夯厚的海藻提取物开发的基础,我国海藻栽培业发达,藻体本身、藻类加工的中间产物或废弃物,海藻潮产生的大量藻类,均可作为海藻功能物质的开发原料。
海藻提取物行业在庞大的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略微,但其补充作用仍具有极大的期待性,海藻提取物的开发及应用可优化与之关联的下游产业运转,提升关联产业的发展效率。与传统的化学药剂和其他陆源提取物相比,藻类功能物质的开发利用,不仅更加安全环保,补充了陆源产品缺乏的生物功能,利于高品质农作物的绿色生产,还延伸和提升了藻类产业链,成为水产养殖反哺农业的有效尝试和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海藻加工业始于运用褐藻进行碘的制备,主要满足国防的需要。其后,从褐藻中实现了褐藻胶、甘露醇、碘的综合制备与利用。根据山东省藻类产业创新团队的调研数据,年,褐藻胶生产企业40多家,产量约吨,产值约20亿元;红藻方面,运用坛紫菜、条斑紫菜进行即食产品的加工生产;从江蓠(龙须菜、菊花心江蓠等)中制备琼胶,满足微生物、生化研究的需要,琼胶生产企业大约有30多家,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山东、海南等省。年,中国琼胶产量近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65%以上,产值约3.6亿美元,出口琼胶吨,出口金额万美元。我国琼胶加工产业的发展,对江蓠养殖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从南亚进口麒麟菜等原料,进行卡拉胶的制备,目前该类企业也有几十家,产量约00吨,产值约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