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中医肿瘤防治史殷商至汉朝 [复制链接]

1#

整理:中医肿瘤资讯

来源:中医肿瘤资讯

癌症是现代医学中的一种病名,祖国医学虽无癌症、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称谓,但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已有相关记载,多数是结合癌病的临床特点予以相应的命名。通过整理现存中医古籍中诊治肿瘤相关症状的记载,为您带来中医肿瘤防治史系列专题文章。本文列举了从殷商时期至汉朝的重要医籍中涉及肿瘤相关的内容,以古鉴今,将从历史的角度带您深入地了解。

殷商至汉以前

早在距今约多年,殷墟甲骨文上已记有“瘤”的病名。该字由”广”及“留”组成,说明了当时对该病已有“留聚不去”的认识。这是现今中医记载肿瘤最早的文献。

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已记载与治疗肿瘤一类疾病有关的专科医生为“疡医”,“疡医掌肿疡……之齐”。肿疡包含肿瘤,至今,日本、朝鲜仍将肿瘤称之为“肿疡”。在当时就主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内治“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调之”。外治则用“祝药,……杀之齐”。“祝”意为用药外敷,“杀”是用药腐蚀恶肉。“祝”、“杀”都为现代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

《山海经》并非一部专门论述药物的专著,收集了许多植物、动物及矿物药,约有药物余种。从治病范围看,有治恶疮、瘿瘤、痈疽、噎食等从现代观点来看与肿瘤有关的疾病。

中医学的奠基著作《*帝内经》中所述“昔瘤”,“肠覃”,“石瘕”,“癜瘕”,“癖结”,“下膈”等病症的描述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肿瘤的症状相类似,如“噎膈不通,食饮不下”类似现代医学中的食管、贲门肿瘤所造成的梗阻症状。石瘕的症状与子宫内的肿瘤相类似。肠覃与腹腔内的某些肿瘤相似。这些论述为中医肿瘤病学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后世历代医家所提倡的“四诊八纲”是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核心,也是中医对肿瘤病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手段。在治疗上《内经》提倡“谨守病机”、“治病求本”,对于变化多端的肿瘤病的治疗有警示作用。

《难经》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对某些肿瘤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还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与预后提出了:“积者,阴也,故沉而伏,五脏所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积部,肿块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死不治。聚者,阳气也,阳伏而动,六腑所生,其始发无根本,其痛无常处,可移动,虽困可治”。在当时的医家除了对肿瘤的成因与预后有一定的认识外,所描述的某些疾病的症状与现代肿瘤学所描述的症状也是相一致的。

汉朝

东汉的张仲景对肿瘤与非肿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区别,进一步发展了《难经》的论述,他认为:“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中指出:“妇人之病……令阴掣痛……或引腰脊……膝胫疼烦……久则羸瘦……”三十六病,千变万端”。上述有关妇人下腹疼痛的描述,与现今临床上由恶性肿瘤在盆腔内产生了广泛转移和浸润而引起的腰部和下肢酸痛的临床症状相似,特别是“久则赢瘦”,很符合由恶性肿瘤晚期所引起的恶病质的情况。

汉代著名医家华佗在《中藏经》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发展了《内经》中有关肿瘤病因的说法,认为肿瘤的起因还因脏腑的“蓄毒”所生。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不仅认为它是一种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而且还认为它是以内因为主的发病机制,发展了《内经》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也与今天的肿瘤发病原因相一致。

在治疗上,葛洪用海藻“疗颈下结囊……成瘿者。”到目前为止,海藻仍然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常用药。而当时盛行的炼丹术,发明的“红升丹”、“白降丹”之类的药物,对肿瘤的治疗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华佗治疗噎膈反胃方中有丹砂等,这些丹剂药对体表、粘膜的肿瘤的外治方法起到了一个里程碑的作用。

中医肿瘤学在秦汉时期已初露端倪,为以后的中医肿瘤学说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宜强,马玉波,邓运宗等.实用中医肿瘤学[M].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

责任编辑:Edita排版编辑:Edita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勤求博采,贯通中西,我是现代中医人!

诚邀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