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学术研讨会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01122/8424853.html摘下耳机,你是世界的;戴上耳机,世界是你的。因为有音乐,我们都不孤单。
大概每个民谣歌者的心中
都会有那么一个姑娘
不论是马頔的傲寒
赵雷的南方姑娘
宋冬野的莉莉安
还是贰佰的玫瑰
尧十三的北方女王
李志的港岛妹妹
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
或疯狂或苦涩的故事
旁观者们在白天的街角
在深夜的被窝里听着他人的生活
和他们一起难过悲伤的心痛流泪
可我们在替别人流过泪之后
其实最痛的
还得是那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吧
那,你有那么一个故事吗
陌生人啊,祝你幸福
每当听到这些歌的时候,内心还是会隐隐作痛,哪怕时间过去了那么久……
一首《不找了》唱碎了多少人的心
这首来自郭旭的《不找了》我已经记不清写过多少次了,因为每次去听的时候,内心还是会泛起涟漪,不大,但足够引起你注意。常看我文章的人,也都了解我是有多么喜欢这首歌,其实,与其说喜欢,倒不如说是放不下更为贴切。今年,看了三场郭旭的livehouse巡演,直白的说每次去看现场我就是奔着《不找了》去的,因为我想看看到底有多少和我一样的人,一样明知道那个已经离开的人,不再回头,而我们还在傻兮兮的一直寻找……无论哪种情感,都可以用音乐寄托。就像水底的海藻拉你溺亡,也会让灵魂插上飞翔的翅膀。是月是你我隐秘的灵柩,是心愿是一颗珍珠藏在你我梦里……
《斑马,斑马》我不想去触碰你伤口的疤
《斑马,斑马》是宋东野5年前发行的一首歌,讲述的是一个流浪的人爱上了一个被别人伤害过的姑娘,可是他却没有能力去安慰心爱的姑娘,也没能力去给她想要的生活,曲调上表现出沧桑又悲伤的意味,歌词间流露的是流浪、故乡、爱情。表达了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假设的这个繁华都市的现实,一个繁华又现实的城市,一个高贵美丽的姑娘,一个居无定所的人,姑娘只属于这个城市,而这个城市却没有什么会来挽留我,所以我要离开这里。就像我来的时候一样,还是一无所有的离开,除了我的吉他。《斑马,斑马》清寒,寂寥,悠远,又总在音乐结束之时为你保存一丝温度。
你在对岸走马观花,我在这里永久牵挂——《走马》
一首《走马》让我彻底粉了陈粒,听见《走马》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在讲故事,一个和我经历一样的不切实际的爱情,却纯纯地想着它的真实。《走马》的旋律就像从小听过的外婆的故事一样,在夕阳中,我沉醉于善良,憎恶邪恶愚蠢。现在一想,谁是谁非不重要,关键这种感受实在太强烈了。终于我肯放你走了,却无法真正放下你。你的点点滴滴,我们的朝朝暮暮,都如同放映机一般在我脑海中一遍一遍的过着。时间渐渐地过去,未曾冲淡那些美好场景,只是,我对你的执着慢慢地变成了一种执念。
南山南:梦醒的时候我们已是酩酊大醉
马頔说:“迄今为止写过的歌里,这首《南山南》算是用时最久的了--三年。”这首歌于我的感觉也是颇为复杂的,怎么说呢,我们曾经都幻想过很多种爱情,那是那个年纪里最丰盛的晚宴,每个人都在自己绘出的布景里以梦的方式欢笑着,推杯换盏着,继续奢望着谁都不曾离去,也不会离去。可笑的是,没有人教会过我们如何面对分别,梦醒的时候我们已是酩酊大醉,甚至不曾挤出一个微笑,还来不及告别,就这么长大了。马頔的作词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时间线去铺满画面的,他是真正的在用这首歌讲故事。
狗日的青春:一回头青春都喂了狗
《狗日的青春》萦绕耳旁,日子在过,时间在走,慢慢明白的也只是“选择和谁一起度过余生是你的权利”,过了意气用事的年龄,也能轻声哼出“想起那些慢慢失去联系的朋友,一回头,青春都喂了狗。”普通人害怕孤独,害怕无聊,按部就班的完成了生存的劳碌,,于是乎,寻求热闹,拥抱人群,用低配廉价的行为,配合别人去消磨这段难熬的时光。那些迷惘青春里的悸动,无常生命里的浮躁,那些粗砺而温暖、嘶哑而淡然的歌,让青春的一切都雕刻于时光之碑,锈迹斑斑却刻骨铭心。
用心去听,去体会,去感悟
去聆听别人的故事,别人的声音
会哭泣,会被一阵莫名其妙的旋律感动
静静地流下眼泪
也许不是为了谁
只是在流泪
感伤,我想不是一种罪吧,心痛,总让我在思考
思考着那些或有或无,曾经将来,现在,眼前的,看不见的;世界,现实,还有感情
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开始喜欢听民谣。喜欢民谣是因为它的安静和简单,给人一种美好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