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化液的分类
一般乳化液可分为两种类型:
1、油分散在水中,称为水包油(O/W)型,如牛奶;
2、水发散在油中,称油包水(W/O)型,如原油乳状液。
这种称单的为O/W或W/O型乳液称为简单(普通)乳状液。
二、乳状液的形成
制备乳化液的主要方法是分散法,即通过机械搅拌、超声波作用或其他分散作用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终使得一相分散在另一相中。
乳液制备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制得的乳液的类型。经验证明,影响乳液类型的因素有:
A、两相的体积比;
B、两相的黏度差异;
C、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浓度;
D、温度。
三、乳状液的稳定性
1、乳化剂的加入不仅可以确定乳化液的类型,同时可以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
界面张力是导致乳液热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因此界面张力的降低有利于乳液的稳定。
2、对于连续相黏度不高的乳状液,分散相质点多呈球形,在运动中可能发生变形。但若界面存在表面活性剂的凝聚吸附膜时,质点将表现出刚性,分散相质点越小,液滴分散越均匀,乳化液越稳定。
3、改变乳化液液滴尺寸,一般采用机械搅拌的方法。
4、乳化液的黏度对于乳液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一参数将终影响微胶囊颗粒大小和壁膜的厚度。
许多研究表明,乳液的稳定性和界面黏度成正比关系。当液珠聚结时,界面上的乳化剂要移位,而高界面黏度阻碍了这种移位的进行。
因此,界面黏度越高,乳液越稳定。通常加入的增稠剂如羧甲基纤维素、树脂、海藻酸钠及胶类物质来提高乳液的界面黏度,也可以增加乳化液中的固体含量来达到增加乳液黏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