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前几天,有40位来自浙江余姚的“病人”拿到了“出院证明”。
“病人”里,年纪最大的岁,最小的多岁。
去年3月23日,它们集体住进了良渚的一家“医院”,一年零三个多月。
医院叫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来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部的文物“医生”接收了它们。
专家验收现场
“医生”廖文艳在PPT上一一展示它们的病例——
木锛柄编号YJTX-4,略残,岁
木筒编号YTT⑧:89,单面受损,岁
木筒编号YTT⑧,裂成4片,岁
……
年龄偏大,毛病很多。
40位“病人”,20位来自余姚井头山遗址,没错,前几年发现的“海鲜带货第一村”,浙江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埋藏最深、遗存最丰富的史前贝丘遗址,距今多年。还有20位来自田螺山遗址,距今年的河姆渡文化重要遗址,十年里发现了多件遗物,河姆渡人的小日子都在这里。
40位“病人”都是木质文物,也是明星文物。七八千年前的木器,只有在饱水状态的遗址中才能保存下来,非常少见,它们出土时,看起来很“新鲜”,有的含水量高达%。
但是,木质文物很脆弱,如果出土后一直泡在水里,并不是好办法。特别是田螺山遗址的木器发掘后的十几年内,加固保护的过程一直浸泡在水中,含水率进一步升高,它们急需送进“医院”,进行科学的脱水保护和修复。
7月11日,两个遗址“出土饱水木器保护修复服务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团给出了结论:通过验收。
这一年,40个“病人”是怎么治疗的?
01
这40件木器,类型很丰富,比如河姆渡人标志性的蝶形器,只在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出现。而光是井头山遗址发现的木器,就有船桨、器柄、带销钉木器、矛形器、点种棒、双尖头木棍、单尖头木棍、杵、碗、扁担形木器……数量最多、加工最特殊的就是木柄,和石斧一组装,就可以使用。这一次,其中40件先送进了“医院”。
一看,问题比较多。
廖文艳和华佳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部的两位文物“医生”说,很常见的就是降解腐蚀,长斑块。有的木头外面还附着树皮,两者含水率不同,脱水时,木头和树皮的收缩率就会有不同,容易发生脱落,脱水难度就加大了。还有的就是“骨折”,断裂和缺损。
但是,每个“病人”的病都不一样。
木锛柄A大量掉木屑,一撮一撮,泡在水里就像炸毛一样竖起来,说明它已经非常松散。
炸毛的木锛柄
木柄B没掉头发,表面看很正常,“医生”一摸,问题很大。表面的木屑像苔藓一样覆盖了全身,非常松软,手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个印子。
表面看挺好实际相当松软的木柄
而身体健康的木器,木质坚硬,表面光滑,颜色也更接近于本色,不是棕色或者更深。
“病人”身材也不同,相差悬殊,高的88厘米,矮的10厘米,胖的腰粗(厚度)10厘米,瘦的只有0.5厘米,纸片人一枚。它们的病症,也就是腐蚀情况也不同,那就意味着不能放在一起治病,要区别对待。
“医生”开了一张治病时间表,分成四个阶段。脱色和浸泡花10个半月,风干2个月,去糖和美容修复3个月。所有流程到上个月全部结束,一共一年零三个月。
在清洗、防腐等工作结束后,“医生”对这40位“病人”的病情逐个诊断,采集数据,一一拍照记录后,出了一套脱水治疗方案,分成四个阶段:脱色、泡糖、风干、清洗修复。
其他步骤我们都好理解,泡糖,是个啥?
打工人的“续命水”,岁的他们更需要。
02
很多人喜欢喝的“续命水”“快乐水”,主要就是因为那点糖。含糖饮料虽然胖,但快乐啊。
如果你喝的饮料里的糖是海藻糖,那就更健康一点,甜度只有蔗糖的一半,对牙口也好,血糖反应也更平缓。啤酒、面包烘焙里,也会使用海藻糖。当然,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多,毕竟还是糖,能量同样高。
一不小心变成营养课堂,扯回来。糖类是一种沿用至今的饱木质文物材脱水加固剂。喝点甜的,木质文物也可以续命。
“医生”说了,七八千年的木头“病人”,可以投喂“含糖饮料”10个月。
换成专业说法就是:将木器依次浸泡在不同浓度的海藻糖溶液中,定期观察器物水温、浓度变化,沉浮状态等。保证海藻糖溶液能更好的与木器中的水分进行置换。对不同的木器,按其尺寸大小,使用不同的时长浸泡。
正在喝海藻糖溶液的木质文物
科技考古部主任王宁远说,脱水原理,和腌泡菜一样的,“等到里面和外边一样糖度,糖就进不去了,所以提高糖水浓度,就能继续往木器里加糖。”
你要问了,为什么是海藻糖,而不是其他糖?比如蔗糖可以吗?
以前也用过。
但是,前段时间经历杭州的“暴力梅”,你家烧菜的糖有没有返潮结成块块?
南方人家里的白砂糖就属于蔗糖,很容易发生吸湿返潮,还会长出微生物,而在干燥的过程中还容易有晶体析出,这在文物修复中属于硬伤,要避免。因为晶体不断生长,会改变文物的外观,可能导致木材表面或内部的损伤。
所以这些年,文物修复开始使用不发生水解的糖类,比如木糖醇、海藻糖、三氯蔗糖等材料,木材干燥后的强度和尺寸的稳定性就变好了,而且颜色也很自然。
但多轮PK后,海藻糖胜出。
为啥?
03
等着拿出院证明的勺形器A和蝶形器A,排好队,等待专家团的现场检验。
一年前,勺形器A就被列入“高危”,“保存很差的一类。”廖文艳说,木器表面松散,腐蚀严重,遇水就炸毛。而且全身黑乎乎,看不出原色和任何纹理。
如今的它,表面平整,接近原木色,干净清新。勺子壁上还有一块黑色的斑,很显眼。
这是木炭。
脱水前
脱水后
通过一年的入院治疗,“医生”才发现勺子在年前有被火烧过的木炭痕迹。但刚刚发掘出土时,黑乎乎的,肉眼几乎无法辨识出这个重要线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井头山遗址发掘领队孙国平说,这是有目的的一种措施,为了防腐,在木器尾端用火烧一下。
木杵A跟在后面,举手很多次了。
它也是勺形器的小伙伴,来自田螺山遗址,同样岁,高危“病人”,表面覆盖着一层木屑,质地松软,属于一捏一个污儿(杭州话,痕迹)那种类型。如今脱水治疗后,身体硬朗,木质比较坚硬,也恢复了本色。
脱水前
脱水后
其他几根修复完成的木棍上,被虫腐蚀过的洞和坑,细节看得更清了,修复后,一件文物的过往,更可见了。
比前两位还年长岁的井头山木柄,也恢复了年轻态,木质纹理清晰可见。
脱水后的木柄
恢复本色,是海藻糖的功劳。
海藻糖是天然双糖中(白砂糖也是双糖)最稳定的一类,不怕热和酸碱,有很好的稳定性。它还有个优点,专业表达是:在和氨基酸、蛋白质共存时,即使加热也不会发生美拉德反应。
这两年除了“多巴胺色”很火,也流行过一段“美拉德色”,对,就是棕色,以前叫大地色。
森系的同学应该蛮喜欢这个颜色的,但是木质文物表示不接受,它们还是想回到自己的素颜本色。
那就得吃海藻糖,颜色不会变成棕色。
另外,海藻糖的吸湿性也比较低,不像白砂糖那么“西施”。把它放在相对湿度90%以上的地方超过1个月,它也几乎不会吸湿。前段时间的梅雨天气,有了海藻糖,就不用担心“病人”的身体。喝了“续命水”的木质文物在脱水干燥之后不容易再吸水,发生霉变。
还有,它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也比较高。
不是玻璃心,而是一块甜甜的硬糖。
想象一下,当你把热的糖浆快速冷却并凝固,它并不会形成规则的晶体,而是变成一块坚硬、透明的硬糖,这就是一种简单的玻璃态。对于海藻糖来说,它在高纯度下形成的保护性玻璃态,就好比给脆弱的文物穿上了一件坚固而透明的防护衣。
所以,木材脱水时,这颗硬糖渗透进木材纤维中,能防止木材过度收缩而开裂,同时隔绝外界环境,让文物不受外界的侵害,提供长期的保护。
04
“树皮比我估计保存得还要好。”作为40位“病人”的“家属”之一,看着它们出土的考古人孙国平放心了。
树皮附着依然完好
他说,两个遗址的木器总量很大,加起来大概有多件,田螺山大约件,井头山多件。除了不同加工程度的器物以外,还有大量木质遗存,包括木构件、废料和下脚料,像木屑,保护需求量很大。“我想表达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把这批宝贵的有机质遗存科学保护下来。”
“超乎我的想象。”另一位“家属”,余姚河姆渡博物馆副馆长姚小强有点激动,“看到它们的出土色泽,我只能说,谢谢。”
除了余姚七八千岁的木质文物,五千岁的良渚大木头,原来也住在这里“养病”。几根巨型木构安静地睡在“大床房”里,快5年了。
良渚钟家港出土木构件正在脱水干燥
年,良渚古城遗址莫角山宫殿东侧的钟家港古河道中,陆续发掘出了一些长短不一的巨型木构件,编号为11、14、15。木构件位于河道第一阶段淤泥、粉砂层中,脱离原先的饱水环境暴露在空气中后,有一定程度的氧化与表面疏松。
为更好地对木构件进行保护、利用与研究,文物“医生”对其进行了三维采集、提取搬运和脱水的全流程保护,同样被投喂了海藻糖“快乐水”,耗糖量约15吨。
有没有感到巨甜。
目前,大木构件的保护修复已进入脱水干燥环节的尾声。为了更好地制定下一步修复计划,项目实施方对近五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它们脱水脱得怎么样了,专家团也进行了“期中考试”——目前文物状态基本稳定。通过期中检查。
05
保护成功了,但保护不能停止。后续对文物状态的监测,同样关键,也是这次的考点之一。
专家团在验收现场一路追问,廖文艳淡定回答——
“温湿度怎么保证?”
“除湿机常年开着,空调从5月开到11月,杭州最热最潮的时间都会开着。”
“潮湿的情况下,会不会泛白?”
“温湿度保证,一般情况下没有问题。如果不控制温湿度,任何一种有机材质,包括字画都会出问题。”
“表面的残留物怎么去掉?”
“表面的残留,我们使用的是电烙铁和蒸汽清洗机。”
“电烙铁怎么用?”
廖文艳不急不慢:我们把纸打湿,再用电烙铁烫,这样子相当于也是一个蒸汽的清洗。
对于后期的保护,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建议,20摄氏度水温,海藻糖就能溶解到65%,要注意水的温度,不能过高。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副主任王晓琪说,不同的树种脱水完成后,颜色会有差异性,这跟树种也有一定的关系,这时候可以去做筛选,看看它更适用于哪种。我们无法知道它年前的颜色究竟是什么样子,她建议,发掘出土后的颜色、脱水修复后的颜色,是否可以和对应树种的样品颜色,做一个对比,这样会更清楚差别到底有多大。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郑幼明说,木质文物出土时饱水状态是黑色的,目前看脱水效果不错,“我们不是要做成跟新的木头一样,而是讲历史价值、色泽自然和谐,现在看表面质感很好,尤其有附着树皮的几件,我觉得比较成功。”他提到后期监测要加强,60%湿度是稳定的,那么也可以做70%湿度,看看木头重量有没有变化,收集一些数据做对比。
文物要活起来,首先要活下来,长久地活下来。
(部分图片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潮新闻记者马黎通讯员陈叶雨责任编辑:袁颖